皋兰供销社倾心打造“优源禾尚头”

皋兰的“面粉之王”,享誉陇上
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疑难解答

改进制粉工艺与设备有什么作用?

所属分类:疑难解答    发布时间: 2022-11-19    作者:甘肃麦之源面业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单位小麦加工成本:改进制粉工艺与设备,优化生产指标,以降低单位小麦加工成本。

 (1)增加了旧磨粉机电机功率,由18.5 kW增至22kW,提高了磨粉机的单位流量,延长了磨辊拉丝周期

(2)改变磨辊技术特性。IB 、ⅡB磨辊齿角由30°/65°改为40°/60°;ⅢBIV Bc齿角由45°/65°改为50°/65°并将D-F排列改为F-F排列;1Mf由光辊改为40°/70°、11/cm,斜度为100/的细齿辊,以提高前路好粉出率。改造后比较适合本地软麦较多的情况,提高了IB剥刮率,延长了磨辊的使用寿命。

和尚头面粉厂家

(3)调整平筛筛路和筛网。IB、ⅡB粗筛由720W改为6-20W,增加4层填充格,加高了单层筛格的高度,以适应产量提高后的筛理流量:对后路筛网进行加密,杜绝“筛枯”现象,将前路筛网进行放大。由12XX变为11XX。使好粉提前筛出。

(4)对两条面粉输送带的传动方式进行改进,由原来的链条传动改为齿轮传动。改造后运转平稳,使用寿命延长10倍,大大减少了设备维修次数,提高了设备..运转率,1年可节省材料维修费近1万元。

(5)设计、安装了下脚吸入麸皮装置。有饲料价值的下脚,如虫蚀麦、带壳麦、碎麦、瘪麦、麦皮、麦毛、异种粮粒等经粉碎机粉碎后由气力输送装置送入麸皮仓,提高了下脚的利用价值;并将原来的一级除尘变为二级除尘、除尘效率由85%提高到99.9%,彻底解决了粉状物料从楼顶风帽中冒出,既造成浪费又污染空气的技术难题。经计算,下脚料粉碎掺入麸皮后,1kg增值0.4元。以每天产生下脚1000 kg计。每天多收入200元每年多创效4.5万元。

(6)采用**的千法清理工艺。加强去石打麦,比用湿法清理节水80%,且避免了污水污染环境和小麦浪费现象,每年节约水费约2万元。

通过多次的技改工作,车间日处理小麦.高可达130t,吨粉电耗由77 kW·h降至72 kW·h出粉率由70%提高到72%。仅此两项吨麦成本就下降4.26元。以年加工小麦2600t计,可增效11万元。